

呼和浩特中医张志亮主任治疗中耳炎(脓耳)
添加时间:2015-02-09 浏览次数:1936次 字体大小【大 中 小】 【关闭】
呼和浩特中医张志亮主任治疗中耳炎(脓耳)
中耳炎俗称耳朵底子,脓耳。是以耳内流脓为特征的耳病。随着医学的发展,各代医家根据脓的颜色及气味的不同而命名各异,如:耳疳、聤耳、肾疳、耳漏、震耳、缠耳等等,这些命名含意随不尽相同,但共同的特点是耳内流脓。脓耳有急慢,虚实之分。
【病因病理】
1.外邪侵袭 风热湿邪毒,侵入人体,随经上犯,结于耳窍,灼腐耳膜,以致耳内剧痛,流脓而为患。【方药】银翘散加味:金银花 连翘 橘梗 薄荷 竹叶 荆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芦根 黄芩 蒲公英 野菊花 生地黄 牡丹皮。
2.肝胆热盛 肝胆素有藴热,外邪侵入,引动肝胆之火上犯耳窍,火毒藴结,熏蒸耳膜,血肉腐败,耳内流脓而为病。或沐浴游泳污水入耳,水湿停聚,郁而化热,湿热蒸腐耳膜而生脓汁。
【方药】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:龙胆草 栀子 生地黄 黄芩 车前子 泽泻 炮山甲 白芷 贝母 皂角刺 归尾 金银花。
3.脾虚湿聚 脾气虚,运化失健,湿浊停聚,上犯耳窍,致耳流脓清稀,缠绵不止。【方药】托里消毒散加减:黄芪 皂角刺 金银花 灸甘草 橘梗 白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党参。
4.肝肾亏损 先天不足,或久病体虚,以致肝肾亏损,抗邪力弱,湿热邪毒久困耳窍,以致耳内长期流脓。若湿热之邪久困于里,毒邪深入,损筋蚀骨,致脓毒内陷,而形成脓耳的变症。【方药】知柏地黄丸加减:熟地黄 山萸肉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知母 黄柏 当归 白芍 橘梗 鱼腥草 甘草。
呼和浩特特效门诊 中医张志亮特效门诊 www.nmglaozhongyi.com
0471-4360063 13274806127 13360541777 QQ1598627025